(唐) 杜 甫
满 目 飞 明 镜 ,
归 心 折 大 刀 。
转 蓬 行 地 远 ,
攀 桂 仰 天 高 。
水 路 疑 霜 雪 ,
林 栖 见 羽 毛 。
此 时 瞻 白 兔 ,
直 欲 数 秋 毫 。
(唐)杜甫
满目飞明镜,归心折大刀。
转蓬行地远,攀桂仰天高。
水路疑霜雪,林栖见羽毛。
此时瞻白兔,直欲数秋毫。
⑴明镜:比喻晶莹皎洁的圆月。 ⑵折大刀:折断大刀。《古乐府》诗:“何当大刀头,破镜飞上天。”《乐府解题》:“大刀头者,刀头有环也。何当大刀头者,何日当还也。”环与还同音,古人因之借音取义。折,谓归心摧折。 ⑶转蓬:也叫蓬转,蓬草随风飞转的意思。蓬,即飞蓬,草名,秋后枯萎断根,遇风即飞飘无定。 ⑷桂:此指桂宫,即月宫。相传月中有桂树,故称。 ⑸栖:鸟类歇宿之称,此指停留。 ⑹白兔:神话传说月中有白兔。晋傅咸《拟天问》:“月中何有,白兔捣药。”因以白兔代指月亮。 ⑺数秋毫:见月光之明亮。数,一根一根地计算。秋毫,鸟兽在秋天新长出来的细毛,此指兔毫。
窗外是满月,明镜里也是满月,思乡的情绪如同刀在心头乱割! 辗转流离,家乡越来越远;桂花攀折,天空如此远阔! 归去吧!路上的霜露像雪一样洁白,林中栖息的小鸟正梳理着羽毛。 此时月光如水,明亮如昼,好似那月中的兔儿,也秋毫可见!
《八月十五夜月二首》这组诗抒写的就是诗人由望月所感发出的思回归而无期、想报国而无门的情怀。 第一首诗吟咏中秋之月,先情而后景。诗人在中秋节的夜晚,面对如同飞向空中的一面明镜般的圆月,满目生辉,不由得生出了结束漂泊,踏上归程的念头。但一想眼前现实,便顿觉旋归之心虽切,但却恰似折断的大刀没有环一样,杳香无期,从而倍感痛值、大壁、只能反复沉吟“何日是归年”了。诗的开头两句一写圆月的明亮,一写诗人心理的阴暗,前者衬托了后者。其中“满目”既显示月光普照,又说明诗人别无他视,由此,诗人当时望月凝思的情态也就可想而知。接着第二联交代何以欲归而无归期。原来诗人当时像随风飞转的蓬草,东西南北、漂无定所,行踪是越来越远,这时即令想攀上广寒宫的丹桂以探望长安,也只能仰天长叹而已,天高皇帝远,无法攀援,无幸看见。可见、诗人处境之艰难,遭冷遇之严酷,欲献力于朝廷而不能的苦哀之深重。诗的后四句通过疑照在水面的月色是霜是雪,可清晰地看见栖息林中鸟雀的羽毛,能细数月宫白兔身上的毫毛等叙写,集中突出了月色的皎洁明净,同时也暗示了诗人闲散无聊的心绪,可谓景中有情。这首诗前四句重在写情,句句运用比喻,情致深婉;后四句集中写景,处处借取其他意象加以突出,景象鲜明,体现了杜诗布局别致的特点。
更多的了解作者?请参考杜甫的著名诗词。
拼音有误?我来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