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亭子送李司马-拼音版-岑参

全文拼音

 西  亭 tíng 子 zi 送 sòng 李  司  马 

(táng) 岑 cén 参 shēn

         高 gāo 高 gāo 亭 tíng 子 zi 郡 jùn 城 chéng 西   直 zhí 上 shàng 千 qiān 尺 chǐ 与  云 yún 齐 

         盘 pán 崖  缘 yuán 壁  试 shì 攀 pān 跻   群 qún 山 shān 向 xiàng 下 xià 飞 fēi 鸟 niǎo 低 

         使 shǐ 君 jūn 五  马  天 tiān 半 bàn 嘶   丝  绳 shéng 玉  壶  为 wéi 君 jūn 提 

         坐 zuò 来 lái 一  望 wàng 无  端 duān 倪   红 hóng 花 huā 绿  柳 liǔ 莺 yīng 乱 luàn 啼   千 qiān 家 jiā 万 wàn 井 jǐng 连 lián 回 huí 溪 

         酒 jiǔ 行 xíng 未 wèi 醉 zuì 闻 wén 暮  鸡   点 diǎn 笔  操 cāo 纸 zhǐ 为 wèi 君 jūn 题 

         为 wèi 君 jūn 题   惜  解 jiě 携 xié  草 cǎo 萋  萋   没  马  蹄 

原文

西亭子送李司马

()岑参

高高亭子郡城西,直上千尺与云齐。

盘崖缘壁试攀跻,群山向下飞鸟低。

使君五马天半嘶,丝绳玉壶为君提。

坐来一望无端倪,红花绿柳莺乱啼,千家万井连回溪。

酒行未醉闻暮鸡,点笔操纸为君题。

为君题,惜解携。草萋萋,没马蹄。

注释

西亭子:虢州城西山上的亭子。李司马:作者友人,生平未详。
郡城:指虢州。
盘:盘旋。跻(jī):登,升。
使君:对州郡长官的称呼。五马:汉时州郡太守用五马驾车。这里指虢州刺史的车马。天半嘶(sī):在半天空嘶叫。形容亭高。
丝绳:指提酒坛的丝绳。玉壶:酒壶。
端倪(ní):边际。
井:古时八家为一井,引申为乡里,家宅。回溪:回环的溪水。
行:行酒。
点笔:以笔点墨。
解携:别离,分手。
萋萋(qī):草木繁盛的样子。

白话译文

高高亭子位于郡城以西,直上千尺与那浮云相齐。
顺着山崖向着山顶登去,群山向下觉得飞鸟更低。
半天空今马儿阵阵嘶叫,游壶美酒本为好友而提;
坐到亭上放眼一望无际,红花绿柳处处莺鸟乱啼,千家万户连着弯弯小溪。
饮洒末醉已听傍晚鸡啼,提笔写诗送别为友离去;
为君题诗啊,哀伤别离,春草萋萋啊,没了马蹄。

赏析

  这篇作品为送别之作,描绘西亭景物,抒写惜别情怀。
  诗的开头四句写登亭。首句点出西亭的方位及其“高高”的特点,次句承首句以“直上千尺”来直写其高,以“与云齐”来陪衬其高。三、四两句则写登亭,用“群山”、“飞鸟”来烘托西亭之高,并点出已登上。
  诗的中间五句写登上西亭后所见景物。“使君五马天半嘶”,点示主人身份并从侧面写西亭之高,与上面“群山”,“飞鸟”构成颇为雄壮的景象。“丝绳玉壶为君提”,顺便点出“送”字,并为下面“酒行末醉”伏线。接着,诗中使用一“望”字领起,写登亭后所见。“无端倪”写总的感受,意境辽阔,很符合登高特点。下面两句具体写景物。“红花绿柳”,以浓郁的互相映衬的色彩写所见,“莺乱啼”写鸟声的喧嚷,是所闻。这一句描绘出百花盛开,百鸟鸣啭的盎然春意,是西亭子周围景色。“千家万井连回溪”是俯望所见,勾划出宁静幽美的田野风光,是山下景色。这几句景物描绘,由近及远,用笔极自然,深远的景物中透露着春的气息。
  诗的后面六句写“送”。先以不觉时间流逝,写愿与友人相聚长久,留恋不忍别离,接着又两处点出“为君题”,这种复唱的句式,与上文“为君提”一样,流露出友情的深厚。“惜解携”,直写心怀,感情十分深挚。诗的结尾两句:“草萋萋,没马蹄”,是诗人对送别的联想。友人就要跨马登程,而路上春草却要没过友人的马蹄。以景写情,“惜”字从中得到含蓄的表现。
  这首诗写景物,语句清新优美,意境深远开阔。诗为七言古诗,句句用韵,一韵到底;中间以三句为一节,结尾四句皆用三字句,写得挥洒自如,自然流畅。结尾以萋萋春草写别情,既点明题意,又十分优美含蓄。

作者

更多的了解作者?请参考岑参的著名诗词


拼音有误?我来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