御街行·霜风渐紧寒侵被-拼音版-佚名

全文拼音

 御  街 jiē 行  ·  霜 shuāng 风 fēng 渐 jiàn 紧 jǐn 寒 hán 侵 qīn 被 bèi

(sòng) 佚  名 míng

         霜 shuāng 风 fēng 渐 jiàn 紧 jǐn 寒 hán 侵 qīn 被 bèi  听 tīng 孤  雁 yàn  声 shēng 嘹 liáo 唳   一  声 shēng 声 shēng 送 sòng 一  声 shēng 悲 bēi  云 yún 淡 dàn 碧  天 tiān 如  水 shuǐ  披  衣  告 gào 语   雁 yàn 儿 ér 略 lüè 住 zhù  听 tīng 我  些 xiē 儿 ér 事 shì

         塔  儿 ér 南 nán 畔 pàn 城 chéng 儿 ér 里   第  三 sān 个   桥 qiáo 儿 ér 外 wài  濒 bīn 河  西  岸 àn 小 xiǎo 红 hóng 楼 lóu  门 mén 外 wài 梧  桐 tóng 雕 diāo 砌   请 qǐng 教 jiào 且 qiě 与   低  声 shēng 飞 fēi 过 guò  那  里  有 yǒu  人 rén 人 rén 无  寐 mèi

* 注音校对中...

原文

御街行·霜风渐紧寒侵被

()佚名

霜风渐紧寒侵被。听孤雁、声嘹唳。一声声送一声悲,云淡碧天如水。披衣告语:雁儿略住,听我些儿事。

塔儿南畔城儿里,第三个、桥儿外,濒河西岸小红楼,门外梧桐雕砌。请教且与,低声飞过,那里有、人人无寐。

注释

御街行:又名《孤雁儿》。《乐章集》、《张子野词》并入“双调”。双调七十八字,上下片各四仄韵。下片亦有略加衬字者。
霜风:刺骨寒风。
嘹唳(liáo lì):形容声音响亮凄清。
濒(bīn):临。
人人无寐(mèi):每人都不能入睡。

白话译文

刺骨的寒风侵入被间,聆听着空然夜空中传来的孤雁响亮而凄厉的鸣叫。一声更比一声凄厉,微风轻拂,蓝天如水。披上外衣对着雁儿诉说:你能否停留一下,听听我满腹的愁绪。
城里南边桥外河边西边,门外梧桐树屹立的那个小楼里。你飞过我亲人的居所,请千万不要高声鸣叫,以免惊动也是无眠的她。

赏析

  这首托雁言情之作,表现客居异乡的游子对亲人的思念。内容在诗词中屡见不鲜,但表现手法却新颖,细腻,很能感人。
  上片先借秋夜景物渲染孤芳寂寞的感受。一句“霜风渐紧寒侵被”尽抒寒意,孤苦之情。而一声声孤雁的哀鸣又烘托游子的孤独凄芳的情怀。“一声声送一声悲”,用一声声孤雁的悲鸣传达出一个悲痛的倾诉,一声声鸣叫牵动着主人公沉重凄苦的心情。
  “云淡碧天如水,披衣起”形象地表现出他的急切的心情。“告雁略住,听我些儿事。”语气之柔软和缓,神态之恳切诚挚,触目可见。托雁传情,本绝无可能,而如此设词,异想天开,却将游子深婉细腻的心理活动,表现得入木三分。
  下片全是游子对雁所说的话。其实质而言之,仅有一句话,即是说:你飞过我亲人的居所,请千万不要高声鸣叫,以免惊动也是无眠的她。此处全用口语,虽无一字直叙人物,却真切地表达了他内心的思念,十分生动传神。这里,“他”——游子不厌其烦,絮絮叨叨地向大雁详细描述亲人居住的具体住所,“城里”“桥外”“河西”“小楼”“门外”等分别用“塔儿南畔”,“第三个”“濒河西岸”“梧桐雕砌”等词清清楚楚、详详细细地描述出来。看似絮叨,实是殷勤。不仅表现出对大雁的真切希望,又生动表达了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情。
  这首词题材极其普通,但特点鲜明。语言文字明白浅显,质朴无华,却生动形象,韵味隽永。可称“凡情无奇而自佳,景不丽而自妙者”。(陆时维《诗境总论》)。这首词口语化也极其鲜明,特别是那一长句“塔儿”直至“雕砌”。该词是一首健康优美,生动活泼,美轮美奂的民间小调。


拼音有误?我来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