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唐) 李 白
潮 水 定 可 信 , 天 风 难 与 期 。
清 晨 西 北 转 , 薄 暮 东 南 吹 。
以 此 难 挂 席 , 佳 期 益 相 思 。
海 月 破 圆 景 , 菰 蒋 生 绿 池 。
昨 日 北 湖 梅 , 初 开 未 满 枝 。
今 朝 白 门 柳 , 夹 道 垂 青 丝 。
岁 物 忽 如 此 , 我 来 定 几 时 。
纷 纷 江 上 雪 , 草 草 客 中 悲 。
明 发 新 林 浦 , 空 吟 谢 脁 诗 。
(唐)李白
潮水定可信,天风难与期。
清晨西北转,薄暮东南吹。
以此难挂席,佳期益相思。
海月破圆景,菰蒋生绿池。
昨日北湖梅,初开未满枝。
今朝白门柳,夹道垂青丝。
岁物忽如此,我来定几时。
纷纷江上雪,草草客中悲。
明发新林浦,空吟谢脁诗。
新林浦:又名新林港,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。源出牛头山,西流入长江。期:约定。挂席:行舟扬帆。佳期:指与友人相会的日期。破圆景:指圆月又快了。菰(弧gū)蒋:植物名。名“蒋”,或作“菰”,俗称“茭白”,多年生宿根草本。绿池:清澈的池水。昨日:指前些日子。北湖:即玄武湖,在今南京市。白门:指金陵(今南京市)城的西门。古人称西方为白,故称金陵为白门。岁物:指岁时风物。忽:迅速。如此:指前面对时光易逝,景物变化迅速的描写。定几时:定在什么时候?草草:忧愁的样子。客中:羁旅之中。这里指李白自己在作客.明发:天将晓时光明始发。谢脁:南齐著名谤人。谢脁诗:指谢脁《之宜城出新林浦向板桥浦》一诗。谢脁到宣城郡去任太守时,从建康(即金陵,今南京)新林浦出发,曾作此诗。
潮水涨落有一定周期,比较可信,而大风的起止却难以预料了。清晨还是西北风,黄昏就成为东南风。所以很难依靠风向挂帆,佳期眼看要过去,所以特别想念你。海月被风吹破明洁的圆影,茭白也已经生满了绿水塘池。昨日去北湖看看那里的梅花,刚刚开放还没有开满枝头。今天早上来看东门的杨柳,满是夹道下垂的青丝。草木感知季节,我来的时候却难以确定。思绪纷纷如江上的飘雪,客旅的我愁绪如岸边青草离离。明天一早就从新林浦出发,一路高吟谢脁描写新林浦的诗。
此诗交代其现阻风遇雪,只能等待明晨逆流行船,且追忆昨日玄武湖、今朝白门之游。“清晨西北转,薄暮东南吹”两句不仅从大处落笔,描写了潮水涨落和风云的变幻莫测,而且也暗示了诗人难以继续前行的无奈和失落。“难”,“转,“相思””,诗人将真实的感情蕴于其中。追忆昨日玄武湖、今朝白门之游,表面上描写诗人游玩之尽兴,以反衬诗人不能与友人相会而思念友人。表达了诗人飘零孤苦的情怀和思念友人之情。全诗景情交融,意蕴深厚。 诗的开头两句描写风浪太大,难于扬帆行舟,与友人相会的时间恐怕难以确定了,暗示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更加强烈。 中六句借景物变化迅速,喻时光易逝。诗中的“北湖”、“白门”、都是南京地名,并且强调了玄武湖的梅花的盛开姿态,高洁秀雅,花色浓淡相宜。诗人描写海月被风吹破明洁的圆影,茭白也已经生满了绿水塘池;想像刚刚开放的梅花清幽而淡雅;还有东门的杨柳,满是夹道下垂的青丝。从“昨日”到“今朝”,暗示了诗人充实的行程和美好的游历,“梅花”和“杨柳”,则渲染出了玄武湖优美的景色和金陵的独特杨柳。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,给人自然、亲切之感,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玄武湖和金陵的景色的喜悦、悠闲之情。 后两句意为:我通夕不寐,新林浦天已黎明,但风浪太大,未能平息,只好空吟着谢眺的诗句。“空”字用得恰到妙处,表达了诗人对难以预料的风雨的无可奈何,增添了全诗的思念之情,使主题更加鲜明。且追忆昨日玄武湖、今朝白门之游,诗人对如此美丽的景色已是无心观赏了,只想与友人相会。抒发了作者飘零孤苦的情怀和思念友人之情。
更多的了解作者?请参考李白的著名诗词。
拼音有误?我来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