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宋) 朱 熹
富 贵 有 馀 乐 , 贫 贱 不 堪 忧 。 谁 知 天 路 幽 险 , 倚 伏 互 相 酬 。 请 看 东 门 黄 犬 , 更 听 华 亭 清 唳 , 千 古 恨 难 收 。 何 似 鸱 夷 子 , 散 发 弄 扁 舟 。
鸱 夷 子 , 成 霸 业 , 有 馀 谋 。 致 身 千 乘 卿 相 , 归 把 钓 渔 钩 。 春 昼 五 湖 烟 浪 , 秋 夜 一 天 云 月 , 此 外 尽 悠 悠 。 永 弃 人 间 事 , 吾 道 付 沧 洲 。
(宋)朱熹
富贵有馀乐,贫贱不堪忧。谁知天路幽险,倚伏互相酬。请看东门黄犬,更听华亭清唳,千古恨难收。何似鸱夷子,散发弄扁舟。
鸱夷子,成霸业,有馀谋。致身千乘卿相,归把钓渔钩。春昼五湖烟浪,秋夜一天云月,此外尽悠悠。永弃人间事,吾道付沧洲。
东门黄犬:原为秦丞相李斯因赵高诬以谋反而腰斩,临刑时所说的追悔之言。后泛指官吏遭祸时,悔恨自己没及时引退,与家人一起过逍遥自在的日子。 华亭清唳:即华亭鹤唳,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尤悔》:"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:'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?'"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。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。后以"华亭鹤唳"。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。 鸱夷子:典故名,典出源《史记》卷四十一〈越王勾践世家〉。“鸱夷子”即鸱夷子皮 。范蠡是越国的上卿,因献西施於吴王夫差 ,就中取事,破了吴国 。后见越王义薄,扁舟遨游五湖,自号“ 鸱夷子 ”。
富贵的生活固然有许多乐趣,但贫贱的生活却让人难以承受。谁又知道人生的道路是如此幽深和险恶,得失、起伏总是相互交织、补偿。看看东门黄犬的遭遇,再听听华亭鹤的悲鸣,这些历史上的遗憾和痛苦,真是难以释怀。与其如此,还不如像鸱夷子那样,放下一切,披散头发,驾一叶扁舟,自由自在地生活。 鸱夷子,他成就了霸业,还有多余的智谋。他曾在朝中身居高位,但最终还是选择回归自然,过起了垂钓的悠闲生活。春天,他在五湖的烟波中度过白天;秋天,他在云月交辉的夜晚欣赏美景。除此之外,一切都不再重要。他永远放弃了人间的纷扰,将自己的追求和理想都寄托在了沧洲这片广阔的天地之间。
更多的了解作者?请参考朱熹的著名诗词。
拼音有误?我来纠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