悼亡三首-拼音版-梅尧臣

全文拼音

 悼 dào 亡 wáng 三 sān 首 shǒu

(sòng) 梅 méi 尧 yáo 臣 chén

         结 jié 发  为 wéi 夫  妇   于  今 jīn 十 shí 七  年 nián  相 xiāng 看 kàn 犹 yóu 不  足   何  况 kuàng 是 shì 长 cháng 捐 juān  我  鬓 bìn 已  多 duō 白 bái  此  身 shēn 宁 níng 久 jiǔ 全 quán  终 zhōng 当 dāng 与  同 tóng 穴 xué  未 wèi 死  泪 lèi 涟 lián 涟 lián

         每 měi 出 chū 身 shēn 如  梦 mèng  逢 féng 人 rén 强 qiáng 意  多 duō  归 guī 来 lái 仍 réng 寂  寞   欲  语  向 xiàng 谁 shéi 何   窗 chuāng 冷 lěng 孤  萤 yíng 入   宵 xiāo 长 cháng 一  雁 yàn 过 guò  世 shì 间 jiān 无  最 zuì 苦   精 jīng 爽 shuǎng 此  销 xiāo 磨 

         从 cóng 来 lái 有 yǒu 修 xiū 短 duǎn  岂  敢 gǎn 问 wèn 苍 cāng 天 tiān  见 jiàn 尽 jìn 人 rén 间 jiān 妇   无  如  美 měi 且 qiě 贤 xián  譬  令 lìng 愚  者 zhě 寿 shòu  何  不  假 jiǎ 其  年 nián  忍 rěn 此  连 lián 城 chéng 宝 bǎo  沉 chén 埋 mái 向 xiàng 九 jiǔ 泉 quán

原文

悼亡三首

()梅尧臣

结发为夫妇,于今十七年。相看犹不足,何况是长捐!我鬓已多白,此身宁久全?终当与同穴,未死泪涟涟。

每出身如梦,逢人强意多。归来仍寂寞,欲语向谁何?窗冷孤萤入,宵长一雁过。世间无最苦,精爽此销磨。

从来有修短,岂敢问苍天?见尽人间妇,无如美且贤。譬令愚者寿,何不假其年?忍此连城宝,沉埋向九泉!

注释

十七年:梅尧臣与其夫人谢氏于天圣六年(1028)结婚,至庆历四年(1044)妻子去世,一共十七年。
长捐:这里指永远失去。捐,抛弃,舍弃,丢弃。
鬓(bìn):本指耳边的头发,这里代指头发。
宁:难道。
同穴:同葬
涟涟(lián):泪流不止的样子
身如梦:指精神恍惚,神志不清的状态
强意:指勉强与人寒暄周旋之意。
谁河:谁人,哪个。
孤萤:数量少的萤虫。
宵:夜晚。
精爽:指精神。
销磨:同“消磨”,逐渐消退。
譬(pì):假如。修短:寿命的长短。
假:挪借。
连城宝:价值连城的宝物,指爱妻谢氏。

白话译文

我们成为结发夫妻,到如今一共有十七年。
互相厮守还嫌不够,何况现在是永远失去!
我鬓发已多见斑白,这肉身还能坚持多久?
与你同穴为期不远,未死时还是涕泪涟涟。
每次出门如同梦游,逢人只能勉强应付。
归来时孤寂之感更厉害,又能向谁诉说?
长夜难眠,耳听窗中飞孤萤天空雁叫声。
世间没有比这更痛苦的,精神从此销磨。
人生寿命不齐本属自然,哪里还敢质问苍天?
见过无数人间女子,没有谁比我妻美丽贤惠。
如此让愚者寿贤者夭,为什么贤者不能延年?
不忍心我这连城宝,就这样沉埋在九泉之下!

赏析

  第一首是总写。“结发”两句以总叙起,着重在“十七年”。“十七年”而“相看犹不足”,便见爱之深、情之挚。“相看不足”之时,忽然中路“长捐”,诗人十分悲痛。语愈平淡,情愈真切。
  元稹《遣悲怀三首》诗中说“昔日戏言身后意,今朝都到眼前来。”梅尧臣也写谢氏身后的个人心情:由自己“鬓已多白”料想到“身宁久全”,逆计“同穴”之期当在不远,可强作宽解;然而在“未死”之前,则一息苟存,即有“泪涟涟”而不能自止。几番转折,愈转而愈深。
  第二首则突出一点,作具体刻画。情是抽象的,必须因事因景才能写出;至于写得“尽意”,则尤其难得。梅尧臣先从自己的“出门”与“归来”写起。司马迁写自己的悲痛心情,有“居则忽忽若有所亡,出则不知所注”,即是从“居”、“出”着笔的。梅尧臣的“每出身如梦”,比“不知所往”,表达更明晰。心在谢氏身上,故出门也像做梦一样;“出门”“逢人”,也只是勉强应付。“出门”时有人谈论,还可稍解悲戚;“归来”时则孤寂之感更甚。潘岳《悼亡》诗“望庐思其人,入室想所历”,亦即此情此景之写照。人在“出门”时有所见闻,回来总想向亲人讲讲,可是人亡室空,无人可以倾诉了。这一点写出了最难写的情意。接下去写“窗冷孤萤入,宵长一雁过”。古人把丧妻之夫,比作鳏鱼,谓其夜不闭眼。这两句也就是描写长夜失眠的景况。由于长夜难眠,所以窗中飞入“孤萤”、天空一声雁叫,皆能察觉得到。这两句刻画得尤为真切。正所谓“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。”“世间无最苦”,谓世上没有比此更痛苦的事了,他的精神全部被这难熬的时光销磨殆尽了。语近夸张,但非此写不出镂心刻骨之痛。
  第三首,以“问天”形式,写出爱情之专与悲哀之深。但他不直说问天,而先说“从来有修短”。人生寿命不齐,本属自然;但为什么愚者寿而贤者夭,那就要“问苍天”了。设想之奇,正见用情之挚。特别是“见尽人间妇,无如美且贤”,表面上夸张,却又最合情理,因为在他心目中正是如此。有人戏谓其“情人眼中出西施”;难在做了“十七年”夫妇,还能持此看祛,其用情之专一,在当时士大夫中是颇为少见的。诗中把妻子写得愈贤愈美,则妻子死后,诗人就愈加悼惜。陈石遗曾指此谓“从《诗经·卫风·硕人》中来”。梅尧臣虽不一定是有意摹拟《诗经》,而千古诗人的思路往往是前后相同的。“忍此连城宝,沉埋向九泉!”正所谓“有声当彻天,有泪当彻泉”(陈师道诗句)了。
  哀婉诗要求率直,于平淡中见真情。梅尧臣这三首悼亡诗,以质朴见长,曲折而凄婉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,语言平淡,情真意切,把内容和形式完美的统一起来,副有很强的感染力。可谓是言情诗的杰作。

作者

更多的了解作者?请参考梅尧臣的著名诗词


拼音有误?我来纠错